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,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观点,并阐述了三个层次: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以此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谆谆告诫。
国无德不威,明大德是根基。“德”是德性、品行,是众人奉行的为人处事良心最高准则,“大德”就是我们对社会、对国家的深厚情感。明大德,要求我们以国家利益为先,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、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特别是党员干部,要有大是大非观念,着眼于国家前途、人民利益想问题、作决策,坚决抵制诱惑,时刻维护国家利益;要坚定理想信念,加强党性修养,常思对党忠诚;要时刻谨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,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。
业无德不兴,守公德是源泉。“公德”是公共的品德,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,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。作为党员干部,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,恪守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理念,辛勤工作,不惧困苦,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。
人无德不立,严私德是关键。古语云:“修其心治其身,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。”作为党员干部,修好私德是从政之必须,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警醒,约束自己,约束亲朋,严守官德修养“十慎”,用好手中权力,真正为民干事创业。
俗话说:“官无德不为”,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,领导干部政德好不好,关乎政治生态、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风气。古语云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,以德治国理念自古有之,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,坚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贤,坚持事业为上、公道正派的好干部标准。在这个新时代,全体党员干部更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常修为政之德,将良好的德行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。
|